ActivePresenter 數位教材這樣做:ActivePresenter 7 全新界面,支援 Webcam 與影片藍綠幕去背,並提供錄製模板與支援 RWD 響應式網頁輸出

image

ActivePresenter 7 這次以全新設計 UI 界面推出,並補足以往數位教材製作時缺少的 Webcam 網路攝影機畫面,與我相當期待的影片藍綠幕去背功能(綠屏效果),讓 ActivePresenter 7 的使用者可以在一個軟體中,滿足所有製作數位教材上的需求。



※ ActivePresenter 有分免費版、標準版與專業版,但是:

image

  1. 影片剪輯與輸出的功能是免費的,不會有任何的限制
  2. 使用其它付費功能時,僅會在最後輸出時,在畫面上右上角加上 ActivePresenter 的 Logo,並不會有時間或是功能上的限制


※ ActivePresenter 7 安裝注意事項:

image

  1. 安裝 ActivePresenter 7 時,會先移除舊版本 ActivePresenter
  2. ActivePresenter 7 安裝程式只提供英文…等幾個語系界面,但不用擔心,開啟 ActivePresenter 7 時會自動出現正體中文界面


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次 ActivePresenter 7 帶來了哪些重要的新功能:

一、全新 UI 界面:提供更清晰的圖示與可快速套用的模板

對於許多初次使用 ActivePresenter 的人來說,透過模板能更快建立具有視覺設計的專業教材內容。就如同大家平常使用的簡報軟體一般,只要使用內建範本,就能快速建立質感不錯的簡報風格。

image

image
↑ 選好模板後,即可從右側選擇要進行的後續動作

image


二、增加 Webcam 網路攝影機畫面錄製

以往使用 ActivePresenter 要錄製 Webcam 畫面時,我都會搭配之前曾介紹過的「Webcam Viewer 為網路攝影機提供一個好用的瀏覽程式!」與「為應用程式開一扇窗:OnTopReplica 剪出桌面置頂窺探視窗!隨時掌握視窗裏的一舉一動!」 ,來達成錄製 Webcam 畫面的任務。

現在 ActivePresenter 7 提供錄製 Webcam 畫面的方式,與國內知名的「台灣數位學習科技」EverCam (以前稱為 PowerCam) 雷同:

  • 錄製教材時,使用者不會同步看到 Webcam 畫面,待錄製完成後,才會在 ActivePresenter 編輯區中看到。
  • 在 ActivePresenter 時間軸中,Webcam 畫面為獨立一個軌道(圖層),可進行影片的後製,如剪輯、移動位置、製作動畫、藍綠幕去背(綠屏效果)


※ 欲錄製 Webcam 畫面時,請選擇「錄制視頻」

image

image



三、增加 Webcam 網路攝影機與影片的藍綠幕去背

不論是 Webcam 或是用行動裝置、數位相機配合藍綠幕錄製的畫面,都可以透過 ActivePresenter 新增的藍綠幕去背(綠屏效果),達到虛擬攝影棚的合成效果。

1.選擇 Webcam 畫面或是藍綠幕影片,在右邊的「屬性」面板就能看到「綠屏效果」,如下圖操作:

image

2.因為「綠屏效果」屬於付費功能,所以會出現以下訊息,提醒使用免費版本輸出時,會加入浮水印!

image

3.完成「顏色」設定後,可以再透過「公差」選項來微調去背後的效果。

image


四、建立與輸出 RWD 響應式網頁教材

由於現在行動裝置普及,數位教材內容也要有 RWD 響應式的需求,自動依據不同螢幕大小來調整顯示內容,ActivePresenter 的這個新功能讓教材製作時,可以不需要任何網頁語法,就能產生 RWD 響應式網頁,真的是相當的方便!

1.在選擇「模板」完成時,從右側選單選按「響應式工程」

image

2.在中間主要編輯區上方,可以看到不同螢幕解析度下的內容呈現樣式

image

3.透過上方的「新建幻燈片」或是「布局」,大家就會看到非常熟悉的 PowerPoint 簡報版面配置方式,我想,後續該怎麼製作內容,肯定大家心中都有相同的想法了!

image

4.內容製作完成後,可以使用「導出 / HTML5 預覽」,在瀏覽器中實際操作不同瀏覽視窗大小時,RWD 響應式網頁變化的情形。若確定 OK 後,就可以正式發佈為「 HTML 5」網頁。

※ 因發佈為網頁是屬於付費功能,所以輸出後的網頁右上方,會出現 ActivePresenter 的 Logo 浮水印。

image

image
↑ 一般電腦解析度下的瀏覽情形

image
↑ 直式行動裝置解析度下的瀏覽情形



※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 ActivePresenter 7 的新功能,可以參考以下官方部落格的文章:




※ 延伸閱讀:

留言